新聞動態

為什么我們這代人會有養老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0-04-21 瀏覽次數:

1月11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在參加全球財富管理論壇首季峰會“開放背景下的養老金投資體系建設”時提到,近年來,我們在養老體系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受限于國情和歷史原因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老齡化問題出現在經濟尚不發達、國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階段,呈現出“未富先老”的特點,養老金儲備規模較低。

養老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現狀中無法避免,且截止目前,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

“養兒防老”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至少100年前出生的老人們對此是堅信不疑的。比如老人們分家產的時候,都喜歡把家業留給長子,這個與幾千年下來的長子繼承制有關系,而老人們的目的也很實在,對有繼承權的兒子好一點,等老了的時候可以有個依靠。因為人畢竟會老的,步入老年以后工作能力下降,收入能力下降,自然需要提前做些準備。

但是70、80、90后的朋友們恐怕大多都很難對“養兒防老”有這么大的信心,不說自己的兒子、女兒能否給自己防老,單說自己有沒有給爸媽防老,我想很多人都不會那么硬氣了吧。當然也不能因此說我們這些后輩跟前輩相比,已經變得太不孝順了。

實際情況是農耕時代結束以后,人們不再以家庭為單位組織生產,因此養老這個問題也就不應該再以家庭為單位來內部解決,而應由政府牽頭,通過全社會的力量予以解決。所以在20世紀開始,各國都推出了各自的養老金制度,我們很多在職的朋友們每年都不需要給父母寄很多錢用于父母的養老開銷,實際上就是因為這些養老保障政策在起作用。老年人有退休金,盡管“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有影響力,但是實際現在的老人也并不會像100年前的老人那么較真。

我們這代人為什么又要重提養老這個話題

父母那代人在養老的問題上其實是不需要太操心的,因為現行的養老金制度的原理是通過向在職的職工收取社保,然后再轉移支付給已經退休的人。這個制度跟“養兒防老”其實差不多,只不過是將兒子們給自家老人的養老錢,集中起來然后再分配給全社會的老人。那么只要兒子的數量一直大幅高于老人的數量,這個制度就可以持續的運行下去。對于正在工作的人,只是繳納了工資的一個零頭,退休的人卻是攢了不小的一筆退休金。

但是由于世界的資源有限,人口持續膨脹是無法實現的。我國在80年代實施了計劃生育政策以后,年輕人口占比減少已經成為趨勢,伴隨現代化而帶來的年輕人生育意愿減退,也使得未來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比例在趨勢上持續走低。

人口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現行的養老金制度的有效性會大幅下降。比如根據《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6》的數據,在2011年平均有3.16個參保職工,在供養一個退休職工,而到了我們這代人退休的2050年,只有1.3個參保職工在供養一個退休職工,這個壓力其實就很大了。

一年以前,筆者的父親正式退休。父親退休以前是大學教授,所以工資會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為 9000多元,退休以后的工資為5000多元。退休金相當于退休前工資的5~6折。

從統計數據上看,實際上全國的情況也差不多。養老金替代率指的是退休以后每個月拿到的養老金占退休之前工資的比例。從全國的數據看1998年以來這個比率總體是個下降的趨勢,以至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目前只有50%左右,而發達地區則低于這一比例。

按照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未來我們這一代人的養老金替代率下降到30%到40%似乎也并非不可能。試想一下,從下個月起降薪到現在月薪的40%,你是否還能過得和現在一樣舒服?

好吧,這就是關于養老的問題。如果不早做準備,單純依靠現有的養老金制度,退休以后的生活大概率是一個比較窘迫的情況。世界銀行認為,只有替代率達到70%,勞動者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

以我父親的情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每個月的可支配資金要達到6300元,這距離實際拿到的退休金而言,還有至少每月1000元的差額需要補齊。朋友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用自己現在的收入,乘以40%估算一下退休以后的實際收入水平,然后每個月還差多少就一目了然了。

一定要以超省錢的方式解決養老問題

養老規劃是所有理財規劃中最簡單的一個,所以解決的辦法也最為清晰。具體的方式后續還會有新的文章進行分析說明。這里提示一下要點,就是一定要找到一個超省錢,而且非常安全的解決方案。否則花了很大的代價,又解決不了問題,就沒有必要折騰了。

同時,也歡迎大家對“養老規劃”的話題保持后續關注,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討論在養老規劃中如何做到超級、超級省錢。


 上一條 沒有了
 下一條 夏季養生

留言咨詢

天天操天天日天天干天天_色视在线无码精品视频_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v网站_mm精品啪视频在线观看